宾馆、住宅小区和中小型工厂等单位的生活污水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市政污水,具有如下显着特点:水质水量变化大、污染物浓度低、污水可生化性好、处理难度不大,但水质水量的变化会对污水处理,特别是生化处理系统造成严重的负荷冲击,因此,在污水处理方法选择上首先考虑选用耐水质、水量负荷冲击性好、处理效率高的方法;过去国家环保对排放的污水中COD、BOD和SS污染物控制较严,因此大量的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要工艺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生活污水的污染,但随着国家环保对排放生活污水中氨氮的要求,这就要求污水处理设备不仅具有降解COD、BOD和SS功能,而且还有脱氮的能力; A1/0工艺是以微生物技术为主具有同时降解**物和氨氮功能的成熟和完善的污水处理工艺,因此以A1/0工艺为核心技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应运而生。 3.1 设备的技术原理 该设备是采用生化-物化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理活动降解水中的**物,然后经过沉淀、吸附过滤改善出水水质。 主体工艺为A/O工艺,A段为缺氧段,O段为好氧段,在A段,由于污水**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段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氮转化分解为NH3-N,同时利用**碳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碳源和NH3-N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在A段池,不仅可去除一部分**物,减轻后续好氧池的**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较高浓度**物,完成反硝化作用,较终消除氨氮的富营养化污染。在O段,设置**负荷较低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此段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将**物分解为CO2和H2O;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利用**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为NO2-N、NO3-N。O段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脱落的生物膜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脱落的生物膜沉降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斗中,污泥斗中安装有污泥泵,在污泥泵的作用下污泥和部分水回流到A段缺氧池,为A段池提供电子接受体,通过A段的反硝化作用较终消除氨氮污染。其它的沉淀池出水进入吸附过滤池,利用滤料的吸附和截流作用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确保出水的稳定性。 3.2工艺流程说明: 生活污水经格栅去除粗大悬浮物之后进入一沉池,去除大部分SS后,自流进入缺氧池,在缺氧池中,通过布水器的作用,使污水和污泥充分接触,污水中的大分子**物被水解成小分子**物,同时在反硝化菌作用下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水中逸出,达到脱氮效果。然后污水自流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条件下污水中的**小分子物被转化成无机小分子物,同时在硝化菌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通过混合液回流(离心泵)使缺氧池保持足够的硝态氮以保证反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经好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到污泥区,清水通过集水槽收集后排入清水池,一部分达标排放,处理也可回用于道路洒水、绿化浇水。 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一部分排放至污泥浓缩池。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和消化后定期用拉大粪车送作绿化用肥、填埋处理或送固废中心处理。 3.4设备工艺特点 ①:同时去除**物和氮,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只有一个污泥回流系统和混合液回流系统,节省基建费用; ②:反硝化不需要外加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污泥量少; ③:好氧池在缺氧池之后,可使反硝化残留的**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出水水质; ④:缺氧池中污水的**物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减轻了其它好氧池的**物负荷,同时缺氧池中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弥补好氧池中硝化需要碱度的一半;